氣候變遷是21世紀全世界面臨最嚴峻的挑戰,極端氣候衝擊民生與產業,也威脅到國家安全和全球穩定。因此總統上任後,就成立「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」,要誠實面對問題、務實提出對策、踏實解決問題。
今天是世界地球日,在總統府和眾多環保團體先進、代表見面,希望繼續密切合作,讓台灣永續發展。
政府有推動淨零轉型與韌性社會的決心,也有目標、有時程、有預算:
🔺提出國家減碳新目標:相較於2005年,台灣2032年減量32%±2%、2035年減量38%±2%。這是行政院副院長帶領行政院永續會淨零小組,與各部會、專家學者密集開會、討論的結果,要以更有彈性的節奏,邁向2050年淨零轉型的目標。
🔺加強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: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,政府會積極推動「第二次能源轉型」,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;行政院也核定「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」,從2023年到2026年投入超過4千億元,推動126項具體行動,提升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。
🔺培育綠領人才:除了透過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,從國家層級推動永續教育,環境部也攜手全國28所大專院校,共同成立「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」,提升台灣國際競爭力。
在今天的會議上,各個團體的建言,都會由 環境部 持續列管、追蹤,總統也請相關部會要以積極的態度來處理,在制度內交流、對話,讓台灣在面對轉型挑戰時,能夠兼顧環境正義、產業轉型,以及社會大眾的福祉。
像是,有著全台殼斗科物種密度及多樣性最高的台東達仁鄉, 農業部 已經完成接管部分區域,未來將運用國際最新的保育共生地機制,將珍貴的生態系完整保存下來。
而雲林濁水溪的揚塵問題,政府也在2018年到2023年,投入水利、造林、防災應變等工作,讓濁水溪揚塵事件天數大幅改善92%。去年持續推動第3期行動方案,現在「吃飯配沙」已經不存在,解決了百年來嚴重的環境問題。
相信,透過公私協力,就能為台灣的環境治理以及永續發展方向凝聚更大的共識。再次感謝每一位為了台灣這塊土地而努力的夥伴好朋友,讓我們為台灣的永續未來、永續幸褔,繼續攜手努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