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依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下稱疾管署)監測資料顯示,目前國內仍處流感流行期,第 47 週(11/19-11/25)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 52,361 人次,近期呈下降趨勢;近四週合約實驗室分離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(32%)為多,其次為腺病毒(26%)、副流感病毒(14%),另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及新冠病毒等。
二、另疾管署指出,依據中國衛生單位公布資料,中國近期呼吸道感染疾病爆發,以流感為主,另有鼻病毒、肺炎黴漿菌、呼吸道融合病毒、腺病毒等引起,疾管署將持續密切監控,並視疫情發展調整相關防疫措施。肺炎黴漿菌可經由人傳人傳播,藉由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播,潛伏期約 1 至 4 週,最常見的疾病型態為支氣管炎,特別是孩童,常見的症狀為喉嚨痛、倦怠、發燒及長達數週甚至數月的咳嗽,約有 10%的人會得到肺炎,常見的症狀為黏液痰、發燒和發冷、呼吸困難、胸痛及倦怠。
三、校園為人口密集機構,病毒極易透過學生的密切交流,傳播至家庭及社區,請加強流感、新冠肺炎、肺炎黴漿菌、呼吸道融合病毒、腺病毒等呼吸道傳染病疫情監控及防治措施,降低傳染風險:
(一)定期針對教室、各學習場域及相關盥洗等常用空間進行衛生清潔及消毒,保持空氣流通,並視使用情形增加清潔消毒頻率。
(二)洗手設備維護並提供適當之洗手乳或肥皂等,教導學生落實正確勤洗手加強手部衛生。
(三)鼓勵戴口罩加強自我防護,注意咳嗽禮節呼吸道衛生,提醒師生如有呼吸道症狀時須戴口罩;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蓋住口鼻並立即丟棄。
(四)落實師生健康監測,掌握師生健康狀況,向親師生衛教正確防治知識及「生病不上學」之觀念,如有發燒或身體不適,請就醫並在家休養,並避免前往公共場所、安親班或補習班等衛生教育工作。
(五)落實疫情通報,請確實至「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」辦理疫情通報,若有傳染病疑似群聚事件,應立即通知本局及衛生單位,以利採取相關防疫措施。
(六)加強宣導個人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,利用「臺南市防疫小學堂」系列衛教影片,強化親師生衛生教育,教導正確防疫觀念,建立自我健康管理知能。
四、相關防疫規定及指引等防治資訊如下,請依規定落實防疫與衛教宣導措施:
(一)新冠肺炎(COVID-19):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」(附件 1)。
(二)流感:疾管署「學校/幼兒園/補習班/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流感群聚防治指引」(附件 2)、「季節性流感防治工作手冊」、本市學校類流感及腹瀉群聚通報規定(附件 3)。
五、有關疫情資訊或相關防治措施,可參閱疾管署全球資訊網( http://www.cdc.gov.tw )/傳染病與防疫專題/傳染病介紹/第三類法定傳染病/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、第四類法定傳染病/流感併發重症、其他傳染病/肺炎黴漿菌感染症。